9月19日,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。在这场具有比赛竞技性、活动集成性、群众互动性的大赛中,36个代表团的4045名选手在激烈的角逐中展示出自信的风采,393名选手获得109个项目的金、银、铜牌,36名选手获得参赛代表团最佳选手奖,13名选手获得西部技能之星奖,12个代表团获突出贡献奖,24个代表团获优秀组织奖。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自古以来,我国就有重视技能、学习技能的优良传统。从中国建筑鼻祖、木匠鼻祖的鲁班,到被尊为造纸鼻祖、“纸神”的蔡伦;从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毕昇,到桥梁专家李春;从被喻为“衣被天下”的“女纺织技术家”黄道婆,到被制革、制鞋行业奉为祖师的孙膑……他们的传奇故事印证了,无论从事什么行业,只要热爱本职工作、勤奋努力干事,都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。
近年来,我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持续通过广泛宣传以及形式多样的工作,推动形成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浓厚社会氛围,对劳动的认可、对劳模的尊重、对工匠的推崇深入人心。“嫦娥”奔月,“祝融”探火,“北斗”组网,“奋斗者”深潜,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,北京大兴国际机场“凤凰展翅”,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……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、中国建造共同发力,不仅深刻改变了神州大地的面貌,也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。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,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,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大国重器,背后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。他们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,始终是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精神源泉。
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。当今世界,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、劳动者素质的竞争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,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坚实保障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行列,体现出技能人才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。举办全国技能大赛,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、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,对壮大技能人才队伍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。
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、社会崇尚技能、更多人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技能型社会,既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,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。期待各地各行业以全国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契机,扎实做好技能人才工作,促进形成技能就业、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的时代新风,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队伍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。







